根据学校、学院关于开展本科教育教学大讨论专题讨论活动安排,10月13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在教科楼A座527举行数智化背景下教育革新专题研讨会,全体教师围绕如何运用新兴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展开深入研讨。教研室主任符喜迎主持会议。

教研室副主任霍文娜认为,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正经历着深刻变革。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时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信息化与智能化教育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更新,更是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屈代平老师从教学模式转型角度展开论述,他认为数智化时代要求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思维引导者,必须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生态。张淑老师认为,思政课教学要聚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痛点问题,理论概念抽象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主要障碍,应当运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直观的动态图表和3D模型。吴颍老师分享了AI工具在教学中的创新应用,她利用智能出题系统根据学生的学习数据生成个性化练习,通过AI对话机器人提供答疑服务,有效延展了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王佩老师提出了智慧课堂建设的系统方案,建议从建立数字资源库、开展翻转课堂、运用大数据分析、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四个维度推进教学改革。王治伟老师从教学评价角度提出创新思路,针对传统考试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能力发展的问题,建立基于大数据的过程性评价体系。周晓博老师提出跨学科融合的教学创新思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开发智能辅助学习系统。
经过热烈讨论,与会教师达成广泛共识。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加快转变教育理念,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型;要积极探索互动式教学方法,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教师要主动提升数字素养,掌握智能教学工具的使用;在拥抱技术的同时始终坚持正确价值导向,用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引领学生成长。
(初审:仝立人 复审:王玉玲 终审:钟云阁)